儿童城

首页 > 生活 > 食谱

清明节吃什么:江南清明节传统美食一览

时间:2018-04-01 20:06:19 作者:团子 阅读:0

说到清明节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饮食习俗,如江南青团子、客家人艾粄、厦门……具体清明节什么?小编为您介绍几种节气美食,不妨来看看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吧。

1、青团子

江南一带有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的野生植物的汁液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豆沙制成,在馅时,另放入一小块。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焐熟藕

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据介绍,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节去梢,两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签盖上钉牢。将藕放入锅内,加入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砂浆等食用

3、京江齐

苏沪一带清明节的应景食品青团,镇江清明节的应景食品京江齐、麻馓。镇江习俗,清明节必须京江齐和馓子,传说可以免掉死后一顿板子。

4、煎大团子

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中泡着,要一直到端午节。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煎,根据自己的口味。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

5、馓子

馓子以和麦面揉拉成细条,盘绕环状,炸而成。春日踏青,带上寒具,边边游,或加冲泡食用,自有一番风味。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图文新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评论

1111111

更多推荐

春茶将至︱明前茶,贵如金 洪雅丹棱茶农“采茶忙”
春茶将至︱明前茶,贵如金 洪雅丹棱茶农“采茶忙”

春茶将至︱明前茶,贵如金 洪雅丹棱茶农“采茶忙”2018-04-01 20:15 来源:微眉山▼点开欣赏洪雅最美茶园茶有安神、定气、养神之功

2018-04-01
红牛能解酒?关于饮料解酒的谎言大集合 | 咔嚓一分钟
红牛能解酒?关于饮料解酒的谎言大集合 | 咔嚓一分钟

红牛能解酒?关于饮料解酒的谎言大集合 | 咔嚓一分钟2018-04-01 19:49 来源:酒咔嚓文/Lydia懂酒,从未如此快乐。咔嚓一分

2018-04-01
清明节吃什么:江南清明节传统美食一览
清明节吃什么:江南清明节传统美食一览

清明节吃什么:江南清明节传统美食一览2018-04-01 19:56 来源:听清风吹的声音说到清明节吃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江南

2018-04-01
哪种黑枸杞是最好的?判断黑枸杞质量最主要看这两大指标!
哪种黑枸杞是最好的?判断黑枸杞质量最主要看这两大指标!

哪种黑枸杞是最好的?判断黑枸杞质量最主要看这两大指标!2018-04-01 19:49 来源:滋补品在线如何选择真正的青海野生黑枸杞?黑枸杞

2018-04-01
如何醒酒才能唤出葡萄酒潜藏之美?
如何醒酒才能唤出葡萄酒潜藏之美?

如何醒酒才能唤出葡萄酒潜藏之美?2018-04-01 19:40 来源:沽酒君酌醒酒就是把酒从酒瓶里倒进另一个暂时的容器里;但它在葡萄酒知识

2018-04-01
特别适合晚上吃的5道菜,低脂又养生,好吃不发胖,做给家人吃
特别适合晚上吃的5道菜,低脂又养生,好吃不发胖,做给家人吃

特别适合晚上吃的5道菜,低脂又养生,好吃不发胖,做给家人吃2018-04-01 19:40 来源:十来食往胡萝卜炒莴苣:1。生菜去皮切成小块

2018-04-01
【生活】济宁人买了食材,还直接扔进冰箱?其实保鲜≠冰箱,只要学会这几个小窍门……
【生活】济宁人买了食材,还直接扔进冰箱?其实保鲜≠冰箱,只要学会这几个小窍门……

【生活】济宁人买了食材,还直接扔进冰箱?其实保鲜≠冰箱,只要学会这几个小窍门……2018-04-01 19:37 来源:今日运河食物的保存是

2018-04-01
印度人的美食真是与众不同,第一次知道香蕉花还可以做菜吃
印度人的美食真是与众不同,第一次知道香蕉花还可以做菜吃

印度人的美食真是与众不同,第一次知道香蕉花还可以做菜吃2018-04-01 19:41 来源:我是可爱小厨娘很多人喜好吃香蕉吧?但你见过香蕉

2018-04-01
懒人版红烧牛肉面,电饭锅就能做
懒人版红烧牛肉面,电饭锅就能做

懒人版红烧牛肉面,电饭锅就能做2018-04-01 19:25 来源:下厨房炖牛肉实在是美味,但是耗时费火。厨友@agrapefruit一只

2018-04-01
为什么柴火做的饭好吃?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为什么柴火做的饭好吃?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为什么柴火做的饭好吃?有什么科学依据吗?2018-04-01 19:25 来源:友情那些事柴火做的饭菜更有一种“妈妈的味道”,特熟悉,亲切。

2018-0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