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后,其中的药膳食疗还是值得我们去推敲。比如,一锅的药膳是否适合所有人食用?中医将食物分温、热、寒、凉四种类型,食物分酸、甘、咸、辛、苦等味道,这些都对应人体相应器官。
药膳因人而异
食物中鸭子肉属寒性,羊肉温热,梨在秋季成熟属寒性而樱桃在夏季成熟属热性。番茄医生提醒,药膳要根据四季变化,因人而异的选择食疗,所以药膳并非适用每个人或一群人。
根据个人体质,药膳有选择性和个性化考量。比如,《舌尖上的中国3》中,一群人食用一锅药膳滋补,就失去了个体差异,需因每个人体质选择性的制定药膳大前提。
对嘌呤高的食物比如鸡汤、羊肉汤、排骨汤、火锅等都含高嘌呤,煮得越久,溶解在汤中的嘌呤越多。针对这些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就不适应食用。若有长期服药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痛风患者才可以适当吃。
痛风引发关节痛,并发症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病等。因嘌呤可以溶于水,食用后在体内转为尿酸,导致痛风久治不愈或加重。中药材都不是单一存在,都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发挥药效。
药膳需量身定制
番茄医生提醒,虽然一些地方有吃药膳的习俗,用来强身健体、祛病养生,确不是老少咸宜。药膳有毒副作用,自制药膳共享食用是有风险。最好咨询过中医师后,因个人体质,了解药材的药性搭配,再量身定制适合的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