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的汤头与浇头,多元而澎湃的配料 | 闽南三碗面

时间:2018-02-26 23:05:01 来源:厦门悦城作者:泉州点击:

导读:风情万种的汤头与浇头,多元而澎湃的配料 | 闽南三碗面2018-02-26 22:46 来源:厦门悦城有人说南方人不喜面食,在这儿也吃不到地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有人说南方人不喜面食,在这儿也不到地道的味面。而我说,闽南的面,不仅是风情万种的与浇,也是多元而澎湃的配料。无论是夏夜里的酣畅淋漓,还是冬天里的乎暖劲,什么时间,加什么料,配什么,在每个闽南人的心中可都是有个谱儿的。

盘踞在福建东南一隅的厦漳泉,地形虽以山地、丘陵为主,漫长的海岸线却也为生于斯的人们带来了更多元的食物来源。

与海的依存,一则人们以海为田,食于江海,再则人们扬帆出航,走出小世界,也带回了异域的饮食风格。海对于闽南人的馈赠,即便在“面”这种从北方传入的食物上,也可见一斑。

相较于北方面条的筋道柔嫩,品种的五八门,闽南的面条倒是实在得有点“拙”——以碱面为主,偏细,质感软,面条本身并不存在过多样。

这与南方许多地方的面条一样,增加大量的碱大概是用来弥补南方所生产的小麦筋差的先天不足,再则减缓南方潮湿气候下和好的面变酸的速度。

不过,当碱味偏重的面条撞上海鲜和外来饮食文化的时候,化学反应生了——和浇才是闽南面条的重戏。

无论是漳州卤面、厦门沙面,还是泉州的牛面,海鲜或是大骨熬制的底,抑或是异域传来的香料,浇做法,都让闽南的面,变得风情万种。

漳州卤面料足充实,参与了漳州人一生的各个重要时刻,面如其人,踏实地,实在而传统;沙面里的沙调味,毫无疑问地见证了闽南与南洋的交流;牛面里口感别致的牛与牛丸,制作方式是从与泉州交往许久的阿拉伯人那学得的,冬夜饮酒后,来一碗料足而气腾腾的牛面,正是对口腹最好的慰藉。

面店如馆,一句有腔调而亲切的“你好”“面来”,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在问候,如若闲暇,“以面代”,话叨人生,倒是别趣。

厦门沙

“沙”本为“沙嗲“,从南洋传入闽南,因闽南语中“嗲”的发音与“”相似,终成“沙”。沙酱由生、丁香、陈皮、椒、仁等原料研成末,添上调料熬制。沙色泽红,尝上一口,微、滋味醇厚,加上填满其中的海鲜,满足感然而生。

“ 加什么料?”在你还在难以抉择的时候,老板已经驾轻就熟地报上各种食材,“海蛎、鱿仁、、卤豆腐、鸭……”配料一类已是成品,另外一类需要在中烫过。这是每天熬上多时的大骨,配料在一直翻腾的大骨中过之际,面条也已在清锅中烫熟。

“ 你来啦!”与沙面老板闲聊之际,他总是时不时与他人打上招呼,起身上前,过加料,直至沙面完成,不消一分钟。“面来”,端上桌,与客人闲聊几句,满脸的意让他那一身衣更为耀眼。

与沙面相伴四十年,这面于他而言,早已不仅仅是生计来源。小时候上一份沙面是件奢侈而幸福的事,“七十年代工资低,一天打工才七毛五,沙面一碗就要一毛五,已是相当贵了。只有在家长发工资的时候,才敢提议面。”

而后,他与友人在八市开了个沙面铺,两张料理台,五张折叠木桌,几把竹编凳,四十年如一日。街坊邻居不断搬离这片厦门老城区,不过这份面,却也成为他们对于八市的一个牵挂。

过来八市买的老友们,总会前来上碗沙面,聊聊生活,聊聊过往。在这八市一隅,缺了,却缺不了故事与人情,来碗沙面倒成了最好的感情交流凭借。“ 走,再来哦”,他们在陪着八市变老,这碗沙面却依旧。

漳州卤面

卤面看似一眼望不到底,腻,实则稠而不浑,清淡爽口。浓稠的底是它的特色,用鱿干、仁、香菇、丝等在锅中炒熟后,加猪骨熬制,然后放上、食调料,用地瓜粉勾芡,调成卤料。

浇在过完的面上,再加上卤、卤、笋干等配料,终成一份料足的漳州卤面。

有人曾把厦、漳、泉三地人的格比作唐僧、沙僧和孙悟空:相较于厦门特区的得天独厚,人见人,相较于泉州人的敢拼不安分,好似沙僧的漳州人,不多言,一步一个印,沉稳朴实,“憨”而实在,就如这碗实在而富足的面,让人尝得到满嘴的富足与真诚。

卤面是大小场合都能出现的“角儿”,它参与了漳州人一生中大大小小的重要时刻——从呱呱落地到结婚、乔迁,人们都用卤面来与亲友共享欢乐,甚至人的离世也少不了它的身影。这碗面传统又多情。

泉州牛

冬夜凌晨十二点上牛面馆,可容纳20 多人的小店铺里依旧满了食客。泉州人对牛的喜,可见一斑。

不同于自家做的清面,这碗牛面咸得当,裹挟着中的香味。泉州人在牛中添加当归、八角、桂皮等加以提香,墩上一定时辰后,质鲜嫩有嚼劲。

老板说,泉州的宰牛方式是跟阿拉伯人学得的——杀牛时放掉牛,这样牛在烹饪的时候不会因为凝固而导致质过老。

泉州人对于牛的喜处理得道,多与对外来交流所带来的饮食文化相关。千年前阿拉伯行至泉州,带来了牛食用风潮与咖喱等各种调味,这种饮食习惯直至今日还影响着泉州。这种对外交流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文化积淀,也成为了泉州人的骄傲。

小小牛店里的老板,聊起泉州的历史,侃侃而谈,聊阿拉伯人与牛故事,泉州对于各种信仰的容,还有泉州那悠久的海丝文化。这份牛面于他而言,厚重得让人幸福的是风味,也是一种骄傲。

撰文 / 吴颖雯

编辑 / 陈森森

摄影 / 叶香玉

图文节选来自《海峡旅游》杂志第146期,2017年12月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