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城

首页 > 生活 > 食谱

泡药酒没那么简单,那饮用药酒需要注意什么呢?

时间:2019-03-01 14:47:57 作者:药酒 阅读:0
药酒   药材   饮用  

如今,很多人有喝酒的习惯,并且会在家自制酒。但是,泡酒可没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可能越喝越伤身。那么,酒到底什么,是还是酒?酒是,要对症服用,不能作为酒随便拿来服用

在饮用酒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采取不同的量,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以每次15~30毫升为最好,一天可以喝2到3次,但是切记不要过量。即使是滋补类的酒,如果喝过量的话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心烦,甚至会出现流情况

误区,你中招了吗?

1、浸泡时间越久越好?

浸泡酒的时间,跟材的多少以及环境温度有一定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酒浸泡15~30天就可以饮用了。酒并不是泡得越久越好,更不能根据我们以往储存酒的经验储存酒,自制酒的时候不要放得时间太长,一方面是因为酒精容易挥发,酒的香味会变淡,另一方面材的也会损失一部分。

2、人人都能喝

由于酒是以酒泡制而成,那么对于酒精过敏朋友就不适宜服用酒,而身体如果患有肝病、高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以及孕妇也不能饮用酒的。因此,在我们饮用酒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3、哪种酒适合酒?

通常浸泡酒应该采用酒精度在50~60度的优质酒,因为采用这种酒浸泡,能够很大程度上杀灭材中粘附的细菌病毒等,保证酒饮用的安全卫生。如果酒的浓度比较低的话,不利于保存,同时物的成分不易溶出。

4、所有材都适合用来浸泡酒?

有些,比如说矿物类材,由于他在酒精之中的溶解度比较低,同时有些矿物质的材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所以这一类的材,一般不主张用来泡酒。再有一些,比如说蛇、甚至毒蛇类的材,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5、材放的越多越好?

浸泡酒的时候,材和酒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选取1:8~1:10的比例,但如果材之中的比较少的话,可以降低到1:5或者1:7的比例

6、酒怎样存放?

一般来说,选用带盖的陶器、瓷器或者是带塞子的玻璃瓶盛放酒,应该避免使用金属器皿或者是塑料器皿,防止材在浸泡的过程中,与器皿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在泡酒的时候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或者小段,但尽量别研磨成颗粒,颗粒容易使液混浊,透光度不好。

饮用酒需要注意什么

1、科学选用

不同品种的功效、主治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酒,如选择治疗作用酒还是滋补作用酒,以及选择哪一类滋补作用酒等。

2、适当控制用量

通常可根据自身对酒的耐受能力而酌量饮服。一般每次饮用量为15~30毫升,最多不超过40毫升。不宜过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于剧烈或有毒所浸制的酒,除按医嘱饮服外,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0毫升。

酒可以用于治病吗?

酒素有“百之长”之称,将与酒“融于一体”,配置方便、稳定,且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有机溶剂,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借酒力、酒助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借以提高疗效。

酒分为内服、外用或兼之,但一定要注意,外用酒不可内服。酒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治疗疾病为主,作用是祛风散寒止,舒筋活通络;另一类是以补虚强体为主。

注意:并不是所有酒都可以自制

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于治疗酒不主张家里自己泡。很多人喜欢自己泡酒,有些还会加入蛇蝎之类的材,但是一些材毒大,自己拿捏不好,且随意搭配泡制,配方不合理会使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图文新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评论

1111111

更多推荐

妙不可言的风味烧茄
妙不可言的风味烧茄

[db:简介]

2019-03-01
泡药酒没那么简单,那饮用药酒需要注意什么呢?
泡药酒没那么简单,那饮用药酒需要注意什么呢?

[db:简介]

2019-03-01
春三月养生,抓住好时机,8大食物别错过,健胃养脾
春三月养生,抓住好时机,8大食物别错过,健胃养脾

[db:简介]

2019-03-01
米酒摊凉时注意这4点,降温迅速不结团——酿酒技巧
米酒摊凉时注意这4点,降温迅速不结团——酿酒技巧

[db:简介]

2019-03-01
谷物第一养人之品粳米,补虚佳品粳米粥怎么喝?
谷物第一养人之品粳米,补虚佳品粳米粥怎么喝?

[db:简介]

2019-03-01
经期调养食疗下手 一茶一粥一汤调经
经期调养食疗下手 一茶一粥一汤调经

[db:简介]

2019-03-01
看过雪山,你吃过雪山吗?
看过雪山,你吃过雪山吗?

[db:简介]

2019-03-01
水果中的“双胞胎”,这5对很少有人能叫出来名字,尤其最后一种
水果中的“双胞胎”,这5对很少有人能叫出来名字,尤其最后一种

[db:简介]

2019-03-01
鱼香肉丝这样做才好吃,肉嫩酸甜,不可不学的家常美味
鱼香肉丝这样做才好吃,肉嫩酸甜,不可不学的家常美味

[db:简介]

2019-03-01
容易被误诊的“布-加氏综合征”
容易被误诊的“布-加氏综合征”

[db:简介]

2019-03-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