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分类大全

时间:2018-09-01 19:39:45 来源:创优汇引流社群-汪浩作者:本草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以外,动物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少数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养命,’者,诚知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谓合欢蠲忿,萱忘忧。”宋徐铉《题庙》:“常嗟多病嫌,拟问真经乞小还。那么功效到底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神农本

《神农本经》全共三卷,收载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项下载有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经》整理补充,著成《本经集注》一,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之下不但对原有的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经,称为“唐本”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或外国物陆续输入,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此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典。这部本844种,并附有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嘉祐补注本》,都是总结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简称证类本)。他将《嘉祐补注本》与《图经本》合并,增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物资料,使得此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刊行。明代的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巨著——《本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1892种,附方11000多个。中目录

解表:细辛,桂枝,防风,羌活,蔓荆子,葛根,柴胡,炒牛蒡子,蝉衣,荆芥,薄荷,桑叶,菊,升麻。清:金银,连翘,芩,柏,连,虎杖,栀子,重楼,柴胡,板蓝根,蒲公英,地骨皮,知母,生地,玄参,大海,大藤,赤芍,翁,牡丹皮。

化痰止咳平喘:炙麻,制半夏,川贝,浙贝,杏仁,炒苏子,炒莱菔子,炙百部,前胡,前,桑皮,葶苈子,炙紫菀,炙冬,炒芥子,桔,浮海石,制远志。平肝熄风:天麻,勾藤,炒僵蚕,炒地龙,蜈蚣,全蝎。

祛风湿:羌活,独活,木瓜,威灵仙,仙灵脾,海风藤,青风藤,制脊骨,碎补,防风,虎杖,香加皮,稀莶,秦艽,鸡藤,忍冬藤,续断,槲寄生,制南星,制川乌,制乌,泽兰。活化瘀:当归,川芎,制元胡,郁金,丹参,桃仁,红,炒地必虫,淮牛膝,川牛膝,乳香,制没,炙甲片,牡丹皮。

行气:陈皮,木香,炒枳壳,制香附片,姜,制元胡。

及,茜炭。芳香化湿:藿香,佩兰,砂仁,炒苍术,制川朴。

消食:炙鸡金,炒莱菔子。

渗湿:茯苓,泽泻,茵陈,炒前子,米仁,,扁蓄,瞿麦,滑石,海金沙。

安神:炒酸枣仁,制远志,制五味子。

补虚:紫河粉,鹿角片,炒杜仲,制山茱萸,枸杞子,党参,炒术,芪,甘,当归,炒芍,熟地,麦冬,北沙参。

泻下:生大,火麻仁,郁李仁,大戟,牵牛子,甘遂,芒硝。

服用误区

误区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越贵越补,常不惜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误区2:越多越补

“多,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误区3: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虚、肝虚、脾虚肾虚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特点,对症施用,如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物。

一些人在服时,常因剂苦口难以下咽而加,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一些是不适宜后再服用的,加后的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效。

专家介绍,有寒、、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具有不同效。有些加了就会改变苦味影响疗效。

一些苦味能刺激末梢神经,反射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如果在里放了很多,完全掩盖了苦味,就会失去健胃之效。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