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团是山西的一道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它又叫做“碗托”。制作碗托的主要材料就是荞麦,而荞麦性凉,口感筋道爽口,夏天食用最合适不过了。在这炎炎夏季的时节中,不如我把这山西荞麦碗托的家常用法分享给大家,也好自己回去试着做一下。下面,跟我一块看看它的制作方法吧!
首先,我们要在锅里烧开水,放入生姜片和八角进去。锅里水烧开后,还需要再煮上八分钟左右。等到水煮至沸腾的时候,在锅里面加入一勺盐,关火晾凉,这个调料水就做好了。现在开始和面,盆里边加入面粉和荞麦粉,搅拌均匀。所用面粉和荞麦粉的比例大概是3:1,可是今天我倒出来的荞麦粉稍微多了一点,所以大家自己做的时候,可以少用点。然后加入温水和面,水要一点一点加进去,而且还要及时和面。面要和的稍微硬一些,和我们平常吃手擀面的硬度差不多。
等面团柔光后,用手在面团上面挖出来一个洞。舀上两勺调料水,倒在这里面,再用手将面团的边缘,向小洞位置折回挤压。接下来的做法,就是需要我们一直重复着,“淋调料水”到“拳头挤压”这个动作,直到面团被调料水溶解成面糊,才可以。这个做法,才是做好一份美味碗托的关键步骤。虽然有点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碗托,才会更加的筋道,所以为了美食,还是辛苦一点的好。
溶解出来的面糊中,如果混有疙瘩的话,可以用手将它捻碎。搅面糊的时候,需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搅动,使面糊上劲,这样做出来的碗托才会有嚼劲。面糊搅到如同下图中所示,那种粘稠程度就可以了。搅好面糊以后,把它放在一边醒半个小时以上,不过醒面的时间还是越长越好。
找来几个浅口的碟子,放在蒸锅上边蒸热。热好以后,将碟子取出来,擦干里面的水蒸气,然后将面糊分别舀入盘子中。摇晃均匀后,放入蒸锅大火蒸二十分钟左右。等到面糊蒸熟,就可以把盘子取出来了,面糊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固体状。把它们放在凉水盆里边过凉以后,拿出来,用不锈钢的勺柄沿着面团边缘,轻轻划上一圈,碗托就可以从碟子上边分离出来了。
用刀将碗托切成细长条,切时候,在刀面上沾点水,这样面就不会很容易的粘在刀面上了。将碗托全部切好以后,放到空盘子里边。加入生姜水,添入一些掺有生抽的陈醋,再分别放入辣椒油、盐、鸡精、芝麻碎、葱花这几种配料,这份碗托就做好了。
入口咀嚼,这碗托吃起来十分有韧性,而且滑腻、筋道、香辣的味道,特别好吃,让人百吃不厌。喜欢的朋友,可以在家自己做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