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郑托尼老师诉苦,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没想到他这样对自己。
这位家长说“我自认为是个尽职的妈妈,生活中给足了他爱和自由、尊重,他小小年纪很有自己的主见,我很开心,可他总是会质疑我,烦我向他指点!”
甚至有一次,孩子向他哭诉“你这个讨厌的妈妈,你心里根本没我,从来没爱过我。我再也不想看到你!”
听听,句句刺心……
可事实明明是“早上他起来穿衣服磨蹭,穿了半天穿反了,我偷笑了下,被他看到了,挫败感加上羞辱感,他干脆放弃自我,大哭起来。”
由于工作经常出差的需要,亲子间相处的时间太少,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更不明白他为什么无缘故发火,妈妈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宝贝,等下一次,好吗?”、“麻烦你等一下,乖!”结果,每次孩子等着等着,要么没玩过瘾,又到了睡觉时间。要么父母失约,孩子有了很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替孩子做很多事,那是越界,会让孩子没有界限感,也很难培养出他的独立性。
那么该如何做呢?郑托老师建议这位妈妈,和孩子好好说话,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表达出对他的爱。
妈妈温和地说:“可是我一直都喜欢你,不管你是不是乖小孩,我都喜欢。”
孩子愣了一下,不再继续发疯了,而是含着眼泪,扑在妈妈怀里“妈妈,我也爱你,抱抱!”一个简单的拥抱,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轻松浇灭了一场即将要暴发的战争。
所以生活中,遇到孩子生气时说“讨厌你”,甚至是“我要杀了你”这样的话语时,请先不要发火,其实他都不过是想表达他的愤怒罢了。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应该明白,孩子从一出生就带着对父母的爱来到这个世上,他比你想象的要爱你,当他发脾气、说狠话时。父母应从旁观察,他内心发火的意图,提供最合理的方法,教会他疏解情绪。
哈佛理念美藤教育创始人郑托尼老师讲:儿童的31个敏感期,其中就有一个叫“诅咒的敏感期”。诅咒敏感期是3-5岁孩子语言发展的一部分,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用“臭屁股”、“屎巴巴”、“打死你”、“踢死你”这样的词语来表达他们的情绪或者开玩笑,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他们学习语言、交流的过程。
对孩子童真的“脏话”,家长应选择原谅和忽略,如果想要制止他的这种行为,应用和善的态度对他说:“我不喜欢你说这样的话,别再说了好吗?”一定不要主动重复孩子的“脏话”。
对于孩子愤怒时说的“脏话”,家长也不要发火也以脏话的形式回击他。批评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次如果家长反应过激,孩子会感受到狠话的强大力理,以后会经常用这种狠话对付家长。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智慧的家长。我们有义务在孩子幼年时期,教会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情绪出口,帮助他化解这种不良的情绪,慢慢培养孩子管理自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