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
宝宝急性喉炎,俗称“锁喉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发生于感冒之后。最易发急性喉炎的是6个月至4周岁的宝宝。宝宝急性喉炎的发病率高,发病急,而且病情发展很快,因此被列为具有一定危险的急症之一。
明辨喉炎
“犬吠样咳”:宝宝声音和哭声嘶哑,咳嗽声音极为特殊,像小狗的咳声一样,称为“犬吠样咳”。这是由于咳嗽时,气流一下通过狭窄水肿的喉部引起的,宝宝声音厚重,与普通的咳嗽极易区别。
“三凹症”:当病情严重时,宝宝鼻翼会因缺氧出现翕动,面色和口唇青紫,吸气时镇骨上窝、胸骨柄上窝及上腹部显著凹陷,称为“三凹症”。
呼吸困难:宝宝出现吸气困难时,可伴有紫绀、烦躁、面色苍白。呼吸由短促、缓慢变得快而表浅。发热:发病期间的宝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状况。
注意防寒保暖:宝宝感冒时,妈妈更应时刻注意宝宝的防寒保暖,要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宝宝受凉。
良好饮食习惯:感冒中的宝宝通常没什么食欲,所以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应给宝宝增添点清淡的食物或是一些宝宝爱吃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
宝宝急性中耳炎可说是春季常见的急性疾病。它是中耳的黏膜、骨膜发生急性炎症,也是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感冒期产生的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的开口进入中耳腔,那么,就会在中耳腔会引起感染,从而导致急性中耳炎的发生。
由于急性喉炎病情急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妈妈还必须做好适当的护理工作。急性喉炎的家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多吃水果: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干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少用嗓子:尽量不要让宝宝大声地哭闹。在护理宝宝时,应使其情绪稳定,避免烦躁不安及哭闹,以防呼吸困难加剧。
清淡饮食:避免给宝宝吃刺激性的食物,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另外给宝宝多饮水,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辅助下进行输液。
温湿适宜:室内空气宜新鲜,温度应在18℃~20℃,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在睡眠时,还应避免吹对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