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逐渐长大,妈妈们也逐渐认清了事实。一到写作业,孩子们会显得异常忙碌,吃个苹果,喝口水,找笔找橡皮,拉臭臭,肚子不舒服,屁股让蚊子咬了……当妈的拖着上了一天班的疲惫,也是不得不重复经历提醒、怒吼、暴揍的心理路程。
每个工作日晚8点到9点,窗户里传出来的都是家长歇斯底里的声音……
“这一撇咋就这么难看?”
“用橡皮别那么大劲”
“腰挺直……”
“脑子去哪了,都不想的?”
“眼睛去哪了,都不看的?”
“又错,你怎么不想好再写”
“马上给我撕掉重写!”
家家如此,天天一样。真是应了家长群里长期流传的这句话: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到写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
为了避免家暴、更好的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并修身养性,有高人为陪读的家长们总结了这份书单:
即便当妈的已经如此身心俱疲的为孩子拼搏,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当老师要求孩子们写《妈妈像什么》时,有的孩子这样写道:
还有这样的: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过了嘴瘾之后还得继续啊,谁让大家都是负责任的妈。今晚又是作业满满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