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家长们觉得不好把握心存“忐忑”的学科,可能得到的大多数答案应该是数学吧!不少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就开始让孩子开始学习数数、加减法,甚至让孩子开始背乘法口诀表。
但是,更多家长看重的是孩子能算出正确答案,而并非数学思维。所以孩子对数字、对数学有抵触情绪也在所难免了。如果在快乐的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这样习得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可是要牢固的多哦。
乐高积木(Lego),源于丹麦语中的“leg godt”(玩得开心)。简单小巧的它,砖块插孔造型使得任何两块积木都可以相互拼接,从而开发出难以计数的积木组合方式。其强大的造型能力和塑造未知的可能性挑战和刺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更受到了大朋友甚至是艺术创作者的追捧。
认识数字
让孩子更直观的建立数字概念。
用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更清楚?
认识20以内的数字
在积木块上写上数字,让孩子按顺序搭起来,这样的玩法既生动又有新意。
数字运算用乐高做加法:
比如这样子:
用乐高做减法:
蓝色8用深绿6盖住,剩下的蓝色部分颗粒就是减法的得数啦。
这些数学游戏不仅仅是刚入学孩子的专利,高段的孩子也可以来玩哦!
用乐高做乘法:
乘法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乘法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乘法中的平方数,用乐高表达出来,一目了然。
再举个更生动的乘法例子,以48为例学乘法,一个整体的48丁丁板,怎样组合能构成这个整体?
由6块8丁丁构成,6×8=48
由12块4颗粒构成,12×4=48
由24块2颗粒构成,24×2=48
分数的概念
分数其实就是对一个整体的拆解,可是很多小朋友初学时会绕不过弯儿来,用乐高来展示分数,一目了然,建立分数的概念也可以很容易。
学习平均数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会接触到平均数,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对算平均数时“加-除”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往往不太理解,用乐高搭积木再拆分的方式就很容易理解了。
小A有6块乐高,小B有2块乐高,小C有5块乐高,小D有3块乐高,请问,怎样分才能每人拿到一样多的乐高呢,每人可以分到几块?
把所有人的小积木都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