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概念怎么来的?你一定想不到!

时间:2018-05-23 18:39:21 来源:臻溯安吉白茶作者:普洱茶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有普洱才有老的概念,老、老红、老绿都开始逐渐被大众所钟,老的概念已经渗透到六大类中了。

那么,“老”的概念在普洱的历史上也有出现吗?

明清时期,感通是云南的名。而明代大理族进士李元阳在中是这样记述感通的:“藏之年久,味愈胜也。”

民国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赞赏宝洪:“藏之越久越佳。”

感通、洪宝,都是晒青绿的一种。在历史上关于普洱“越陈越香”是有记载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历史上是有“老”这个概念的,上述的只是关于普洱品质的一种表述。

普洱熟在被发明之前,“普洱”是滇青类叶的统称,散叫“滇青”,紧压叫“青”(或青砖、青沱)。但在这个时期以前,并没有新、老分类。1973年。

“老”起源于何地?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概是95年左右,台湾从香港从来了一阵普洱本质叶由“饮料”变成了“文化”,而“老”就成为文化装的一种对象。普洱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是它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然后再回传到大陆,老风气就然而生了

所以,香港地区还是老说法的实际起源地。

例如,在那个时候市场判定叶是否是老是按十年标准,所以那时候大部分商采用的是“十年出仓”这样的工艺。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通过存放转化普洱环境影响往往大过时间因素,所以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

而这个说法也直接影响了2004年公布的农业部普洱标准《普洱NY/T779-2004》,这个标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描述普洱的一个标准,至今都没有被废除。

在这个标准中,对“熟成”一词的解释为:“熟成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及其压制在良好贮藏条件下长期贮存(十年以上)或云南大叶种晒青毛经人工渥堆发酵使多酚等生化成分经氧化聚合解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普洱特定品质的加工工序。”

这里点明了由晒青毛到普洱的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存放,二是渥堆发酵。其中存放则必须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差一年都不行。演化到普洱市场上,就有了“十年不成仓,十年不成”的说法

所以,十年以上称为老的,具有一种普遍的标准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多酚在15%以下时,就可以称为普洱,或者老。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判定方法,但是科学是十分严谨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并没有精密仪器是测量相应数据。所以购买普洱还是找高龄品牌进行购买

所以,虽然普洱自古就有,但“老”的概念可不是从来就有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