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大司马桓温手下有个主簿善于品酒。不管什么酒他只要尝一口,便能辨别出酒的优劣。
桓温对主簿的品酒技术十分欣赏,家中有了酒,总是让主簿先品尝一下,评定好坏。主簿尝到好酒,便说:
"这是青州从事!”
而如果尝到劣酒,他便皱着眉头说:
“这是平原督邮!”
桓温和他手下的有些官员对主簿把好酒称为“青州从事”,把劣酒称作“平原督邮”很不理解,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呼,主簿笑着解释说:
“青州有个齐郡,齐和脐同音,我说青州从事,是说这酒味醇美,一口下去,那舒服劲从喉咙一直到达肚脐;而平原有个鬲县,鬲和膈同音,‘平原督邮,是说这酒味低劣,一口下去,便受阻在胸腔和腹腔的膈膜那儿,再也咽不下去了!”
恒温和另外一些官员听后都笑了起来,认为主簿对酒的品评妙极了!
后来,“主簿辨酒”便用来指对酒的评判:用“青州从事”米指称好酒:用“平原督邮”来指称劣酒,或者形容酒味淡簿。
【典源】《世说新语·求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