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养生智慧!

时间:2018-04-26 00:43:59 来源:崆峒老李作者:津液点击:

导读:《伤寒论》中的养生智慧!2018-04-26 00:16 来源:崆峒老李《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未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该书总结
扫描关注公众号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未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现在津液具有固护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阳病转入阳明的机理时,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关键条件:“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因转属阳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会导致病转阳明?因为律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现在津液能驱逐病邪,削弱病势上。如“阳明病,发汗出者,此为越。”这里的越,即言邪发越于外。津液充沛,阳气畅运则汗出越邪,邪越则病顺。故“阳明病,法多汗”,而津亏则无汗,邪不得出,其病为逆。又如温病中小便常短赤灼,因为人要通过小便排邪。邪一除,小便即转清利。“小便利,色者,此除也。”故临可视小便断吉凶。“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仅显示人体津液虚实情况,而且还能反应前阴这条驱邪途径是否正常。

津液所以能防病、抗病,还可体现在津液能调整由病邪所致的功能失调并修复损伤。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欲得饮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这是因为津液得到了补充。若津液郁滞不行,其调和作用也难以顺利发挥。

由上可知,津液抗病作用及津液抗病思想在《伤寒论》中有充分反映。人们要想不得病或少得病,必须重视保护体内的津液。如张景岳说:“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人若津液不充,则筋枯髓减,皮槁毛脆,腑虚弱,即易为病邪所害。

(3)重视饮食防病、治病。

这里的饮食物系指既可食用,又能防治疾病的动植物及其加工品。据统计,在《伤寒论》112方中,一共使用饮食物17种,计有大枣、生姜、干姜、香豉、粳米、葱蜂蜜、赤小豆、猪胆汁、蜀椒、乌梅、猪肤、鸡子、鸡子(去)、饴、苦酒、清酒。这些饮食物遍及81个方剂,占全方剂总数的72.32%。其中还有不少纯以饮食物命名的方剂,如十枣,猪肤等6方,加上食合名的方剂(如干姜附子)共24方,占全的21.43%。由此可见,仲景对食疗是十分重视的,并已使其成为其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时时刻刻注意保胃气。

仲景认为,机体的功能与胃气的充沛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赖于胃气的化生,治疗疾病物也需中焦受气取汁以发挥疗效。为此,他不仅重视脾胃阳气的一面,也注意到了脾胃阴液的一面。《伤寒论》六经病证的治则,总的说来,不外祛邪与扶正两方面,在具体运用上,实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仲景于八法中,均不忘“保胃气”,如汗法的桂枝,用、枣调补中焦,保护胃气。下法的调胃承气,用甘缓急和中。补法的炙甘,以甘、大枣补益脾胃。困苦寒清易伤人胃气,则加入粳米。甘调补胃气。

此外,仲景不仅重视物“保胃气”,在方法上亦强调“保胃气”。如他主张时宜喝点,因为有内充谷气的作用,既可助胃气以扶正,又可助力以祛邪。

还有,仲景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病少愈,食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一理论,注重疾病时期调理。如他立专篇讨论瘥后劳复问题,指出病愈时,“脾胃气尚弱”,尤需“保胃气”。

(5)重视增强机体免疫力

《伤寒论》中所用物非常广泛,以《伤寒论》所用112方与93味来看,有扶正祛邪免疫作用的人参、芪、术、云苓、当归、甘、大枣等物的条文不下上百条。在其所载扶正祛邪物中,多有增强免疫机能、调理腑、补养气作用。现举例如下:

人参:能鼓舞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而增强抗病能力。《本经》用人参的条文68条,如桂枝人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芪:可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并能通过促进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吞噬功能。《本经》用芪条文11条,如芪桂枝,就是增强机体免疫力,扶正祛邪的方剂之一。

:《伤寒论》用甘69次。实验证明,甘有抗变态反应作用,能延长移植组织的存活时间,对枯杆菌“一淀粉酶免疫小鼠的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甘所含的LH作用于T细胞,有促进免疫作用

大枣:《伤寒论》用大枣40次,也是在《本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物,研究其含大量AMP样物质,人口服时末梢浆及细胞内的CAMP含量均明显上升。免疫学认为,免疫反应与分子生物学中的CAMP和CGMP有关,故大枣对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

至于本论中运用较广的其它物如芍、附子、桂枝、术、茯苓、麦冬、猪苓等,均不同程度地显示了促进免疫,从而祛除邪气。

(原文)

太阳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1);若欲作再经者(1),针足阳明(3),使经不传则愈(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8)

(注释)

(1)太阳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括脉浮、、发、恶寒等证,今只言,是省文。根据《内经》有“七日巨阳病衰,少愈”的记载,说明太阳病至七日,为太阳一经行尽之期,设其人有正胜而邪去之机者,病可因时日的推移,正气的日渐恢复而自愈。(2)若欲作再经者:是指若不愈,欲作再经,是邪气有欲向阳明传变趋势。(2)针足阳明:指可予先针足阳明经穴,使气流通。(4)使经不传则愈:是说邪不再经而病得解。

(按语)

本段原文主要说明了用针刺方法,能激发人体胃气,调节体内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防太阳病邪再入阳明之经。这里的针足阳明经,不少医家认为是针刺“足三里穴”,因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消纳谷,运化精微,补腑虚损,为健运中土之要穴;且该穴又是阳明之枢纽,可疏导阳明通运上下,主气机升降,内补气而外调营卫,则外邪不复内侵,其说当是。针刺足三里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作用。可通过提高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未病”的免疫祛邪目的。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1)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2)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53)

(注释)

(1)荣气:也有称营气的,为谷的精气的所化,有荣华、营养意义

(2)卫气:为谷的悍气所化,有保卫的意思

(按语)

本段原文论述了病中若常自汗出,当调和荣卫。由于荣卫不和,卫气失于卫外,以致表气不固、腠理开泄而病常自汗出。从而提示了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若见汗出,一定要注意调和营卫。

(原文)

病人脉已解(1),而日暮微烦(2),以病新差,人强与谷(3),脾胃气尚虚,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4)则愈。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垢劳复病脉证并治》

(注释)

(1)脉已解:喻嘉言曰:“脉已解者,阴阳和适,其无表里之邪可知也。”(2)日暮微烦:指病虽已去,尚见日暮微烦证,此因病当新愈,正气未复,勉强进食脾胃虚弱,不能消谷,故见微烦。(3)强与谷:指强令病人进食,如陆渊雷注云:“劝令多食也。”(4)损谷:方有执注:“损,言当节减之也,盖饮食节,则脾胃和,脾胃和,则百体安,此调理病之要法也。”

(按语)

本段原文指出了饮食调护的重要。大病新愈,其人脾胃尚属虚弱,一定不能让病人多食,因为多进饮食脾胃负担过重,难以消谷,不利于机体康复。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病时恢复,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意义。王宇泰进一步解释说:“凡新差时,只宜先进,次进浓者,又次进糜,亦须少少与之,常令不足:不可尽意过食之也。其诸般食等物,皆不可食。”

(原文)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1)便是,不必悉具。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注释)

(1)一证:是指柴胡主证之一而言,如往来寒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按语)本段原文中的“不必悉具”,非谓脉证悉具而不治,而是说不必待脉症悉具而后治。此法是仲景力图把传变制止在萌芽状态的阻断治法,即寓防于治。乃治未病的另一特色。前人谓“上工救其萌芽”,而不治其已盛。治未病是治疗未显之证,要求在对已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同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促进已病向愈。防止未病显露。因为疾病传变是通过证来显示的,我们认识已病、未病,便是以证的显露或潜伏为依据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