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所载“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中医理论认为,脾脏阴阳根源于肾中阴阳,为肾中先天精气所化。
元气不足则脏腑机能减退,脾为后天之本,在阳虚基础上,若饮食不节、肥甘厚味、饥饱失常、寒温不适则可导致脾阳虚,进而出现纳呆、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脾阳虚清阳不升使得“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是构成、推动和激发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中气充足则五脏之气充溢,元气强盛,卫气缜密,从而使机体气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升清降浊。血是构成、维持和营养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慢性疲劳主要病位主要在脾,《东垣十书》曰:“脾胃虚弱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可见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位在脾。此外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和神志,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所致,以气虚为主,使用补中益气汤配合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宁心安神,使患者情志、心理异常获得纠正。
脾胃和调则精气血生化有源,四肢运动和抗疲劳的能量来源充足,从而消除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