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巍杰、熊佐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熊楚婵摄影报道:随着共享单车的日益增长和爆发式投放," 随处停放 " 已逐渐演变成影响市容环境和无序的问题。3 月 20 日,记者从南昌公交集团了解到,该公司拟推出无桩电子围栏技术,让公共自行车 " 有桩 " 变 " 无桩 ",更好地解决有桩公共自行车因站点桩满而无法还车的弊端。
据介绍,该系统突破了传统公共自行车的 " 锁桩式还车 " 模式,结合 " 互联网 +" 技术推出 " 电子围栏式无桩驿站 ",让南昌市民享受到更便捷的有桩、无桩无障碍租还车服务。" 由于无桩站点的施工范围较小,无需开挖,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原本不具备建设有桩站点的位置也可以建设无桩站点。" 南昌顺道公共自行车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无桩站点的建设投入能起到补充作用,使南昌公共自行车网点密度加强,分布更为合理;无桩加有桩站点的运行优化,还解决了还车难和车辆调运难的问题,提升了车辆周转率。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公司建设的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将以无桩系统为主,预计在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等区域开展建设,同时在已开通的红谷滩区、东湖区、西湖区及青云谱区域内,针对市民使用量较高范围内进行站点增设,进一步提高站点密度,让市民使用更方便。
编辑:肖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