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饮食会使得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并且高血压在成年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日常饮食中需要严格控制食用盐的量,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那么,对于酱油这种调味品,是否也是望而却步呢?
酱油是含盐量的调味品,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便是食盐,并且每十毫升的酱油约有六百多毫克钠,相当于食用盐1.5g。因此计算每天的食用盐含量时,不能忘记使用酱油、醋、酱菜等所含有的隐形盐。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为原料,利用发酵的工艺,进而制作成的发酵食品。大豆和小麦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整体的蛋白质的质量,另外经发酵后,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多人体来讲非常重要。另外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有所上升。
3、口味不仅是咸味:
酱油是一种口味综合的调味品,不仅仅有我们平常所知道的咸味,还有甜、苦、酸等味道,在加上酱香为,让酱油整体的味道更饱满。
酱油含有盐,能够提供咸味。但是它还有酱香和其他味道,比起盐仅有的咸味更丰富,所以选择酱油调味,就可以不用食用盐,这样算下来每天的食用盐含量,可以全部使用酱油,大约是4汤匙的量,不能过多。
焖、炖、红烧菜肴的时候酱油可以分两次放,第一次放酱油,能够使得酱油的味道融入食材,增加菜肴的咸度。因为酱油在高温炖煮的过程中,有营养的物质会进行分解流失,只剩下咸味融入,这样就取代了盐,控制了盐的摄入量。
第二次放酱油是提升颜色与营养,选择出锅时再加入一点点酱油,可以使食物颜色鲜亮些,也能够使发酵食品的营养素得以保留。
3、清炒凉拌最后放:
清炒凉拌的食材都选择出锅放酱油,而且只需要用汤匙倒一点点即可。出锅放酱油可以充分与食材混合,吸附在食物表面,能够感受味道,不会觉得淡而无味,也不影响酱油的营养摄入。
淡盐酱油会使用发酵工艺的提升,减少了食盐量的含量,但是酱油的营养素并没有减少。
总之,对与高血压患者来说,酱油是一种调味品,也是含盐食品。选择酱油,就需要减少食用盐,而且是后放能有味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