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质不耐受症,即吃含有面筋的麦制食物出现腹胀甚至腹泻等不适的一种状况,已成流行趋势。据估计,世界范围内约13%都患有麸质不耐受症。
因此,在欧美预包装食品 gluten free标识甚至成为一些法律所要求的条款。
然而,现在,由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一项简单的实验发现,所谓麸质不耐受可能是一项乌龙,人们并不是对谷蛋白,而是对聚果糖不耐受。
果聚糖是存在于小麦和其他如洋葱、大蒜和其他一些蔬菜、水果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先前的研究发现果聚糖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研究人员试图探究果聚糖是否与其他一些胃肠道问题相关。
为此,研究人员招募到59名自我诊断为麸质不耐症的人,随机分组,交叉进行麸质(5.7g)、果聚糖(2.1g)或安慰剂挑战测试——都含在燕麦棒中,并记录下他们经历过的任何症状。
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记录研究发现,他们在吃含果聚糖能量棒时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症状评分量表(GSRS-IBS)腹胀评分明显高于含有面筋或安慰剂的能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