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城

首页 > 生活 > 食谱

两菜一汤这样吃,告别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

时间:2017-11-07 22:01:46 作者:支气管炎 阅读:0

在中医的俗话里有“食同源”这么一说,说明食物除了本身的营养价值之外,不同食物对于人的身体机理调治会起到不同效果适当食物,对于特定的患者而言,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

支,是人们对于长期患有支气管炎患者的一个俗称。老根治难,因此,患者一方面要定期接受治疗,另一方面也应该多采用食疗方法,以食互补的原理,多加调理。尤其是体质较差的患者,如果能在用过程,配合采用合理科学食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体质,对病情大有帮助。下面,小编就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的具体烹饪方法

偏方一】银杏鸭。

食材鸭1只,银杏5克,葱、姜适量

做法鸭整只洗净,放入姜、葱、烧酒、等腌制2个小时,银杏去壳备用。将腌制好的鸭整只放到蒸笼上,往鸭肚子里塞进银杏,隔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平喘化痰。适合支嘁喘、痰多者【偏方二】柚子鸡。

食材】公鸡1只,柚子半个,姜、葱适量

做法】将柚子塞入鸡肚子里,将整只鸡放入搪瓷锅,加葱、姜调味料,再上笼蒸熟。

功效】消食化痰【编方三】虫老鸭

食材】鸭1只,冬虫夏5克,葱片适量

做法】将鸭洗净放入锅里,再放入冬虫夏和姜,并加适量炖一个半小时,使鸭酥烂。

功效】健补肾。适用于咳喘、气短、支气管炎等患者

饮食方面的调理只是对病情有一个辅助作用,真正需要的还是要靠中医的剂进行调理,孙老师的舒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炎粘膜,可以抑制咳嗽反射,在治疗病症的基础上,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支气管炎的变异炎症,止咳平喘,从防治两个方向预防疾病反复消除病灶。

如果支气管炎没有得到根治,或者治愈后不注意,患者经常反复受到各种诱因的感染导致病情复发,不仅难以治疗,而且还会引发气肿和心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图文新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评论

1111111

更多推荐

冬季萝卜功效多 巧治咳嗽
冬季萝卜功效多 巧治咳嗽

冬季萝卜功效多 巧治咳嗽2017-11-07 21:53 来源:春水流华巧用蜂蜜、萝卜止咳。它们一起食用能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大枣生姜萝卜蜜

2017-11-07
两菜一汤这样吃,告别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
两菜一汤这样吃,告别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

两菜一汤这样吃,告别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2017-11-07 21:53 来源:会上树的小猴子在中医的俗话里有“药食同源”这么一说,说明食物除

2017-11-07
吃不胖,睡前助眠食物任性吃!
吃不胖,睡前助眠食物任性吃!

吃不胖,睡前助眠食物任性吃!2017-11-07 21:53 来源:吃四海女人天生爱吃零食,很多女人在睡觉之前都会想吃或者喝点东西,但是睡前

2017-11-07
今日立冬,奶奶用珍藏的秘方做了顿饺子,两大锅都不够吃!
今日立冬,奶奶用珍藏的秘方做了顿饺子,两大锅都不够吃!

今日立冬,奶奶用珍藏的秘方做了顿饺子,两大锅都不够吃!2017-11-07 21:53 来源:小雏猴今天就是“立冬”节气了,一说到立冬,总会

2017-11-07
吃枸杞能壮阳补肾吗?
吃枸杞能壮阳补肾吗?

吃枸杞能壮阳补肾吗?2017-11-07 21:53 来源:伤心海枸杞有壮阳补肾的作用,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中医认为枸杞滋阴、益精、养血

2017-11-07
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作“健康保护神”
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作“健康保护神”

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作“健康保护神”2017-11-07 21:53 来源:流年的沧桑大蒜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大蒜这一神奇而

2017-11-07
给我一个香菇,为你变出一个素鲍鱼!
给我一个香菇,为你变出一个素鲍鱼!

香菇素鲍鱼食材——鲜香菇500克;素蚝油少许一品鲜酱油少许;糖少许[ 做法 ]- step 1 -香菇去根,洗净- step 2 -放入锅中抄水 ,煮软后

2017-11-07
白萝卜加它一起炖,降三高特有效,立冬吃十天,顶得上吃半年
白萝卜加它一起炖,降三高特有效,立冬吃十天,顶得上吃半年

白萝卜加它一起炖,降三高特有效,立冬吃十天,顶得上吃半年2017-11-07 20:59 来源:环视生活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是进入冬季的第一

2017-11-07
立冬| 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立冬| 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立冬| 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2017-11-07 21:19 来源:搜狐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又到了早上哈一口气就能在玻璃窗上画个笑脸的有趣

2017-11-07
立冬只吃饺子?越来越冷,来碗热乎的温暖这个冬天
立冬只吃饺子?越来越冷,来碗热乎的温暖这个冬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7日讯(记者 边浩玥)7日立冬,立冬期间,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

2017-11-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