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01 06:39:21 来源:健康报作者:伤寒论点击:
推开厨房的门,人们只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少与人体健康联系到一起。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所载的方剂中,药物虽不超过90味,但约有1/7是厨房里的常备食品。
姜
自古以来,中医以姜当药,发挥其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和健胃增进食欲的功效,这在《伤寒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12首方剂中共有59首方剂使用了姜,占52.68%,其中37首方剂使用了生姜,占33.04%,同时有22首方剂使用了干姜。综观《伤寒论》应用姜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发挥其调和营卫、温阳散水、辛散宜通及和胃止呕的功效。如桂枝汤中生姜虽非主药,但其对全方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极其重要,它能协助桂枝解肌祛风、协同大枣调和营卫;如生姜泻心汤治疗水湿内停、阻滞气机等病证时,用生姜四两为君药,宜发胃阳、恢复胃腑气机;又如吴茱萸汤治疗中焦阳虚、寒饮内停上逆致呕时,生姜用到六两,起到温散寒气、和胃止呕的作用。
大枣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大枣性甘、辛、热、无毒。主治反胃吐食、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大便燥塞、烦闷不眠、上气咳嗽、肺疽吐血、耳聋鼻塞、诸疮久溃等症。”《伤寒论》中共有40首方剂使用了大枣,其用量少则4枚,如柴胡加芒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多则达30枚,如炙甘草汤,但绝大多数为12枚,明确指出使用时要将大枣掰开。方中大枣的作用或补中洲、益中气,或益阴而和胃。特别是枣姜合用是张仲景最为擅长的,或调和营卫,或调和表里,或调和寒热,或调和脏腑,或调和枢机,旨在调和阴阳平衡。
粳米
粳米在《伤寒论》中是一味益气和中、补益脾胃的药物。其中有4首方剂使用了粳米,分别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和桃花汤。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强调,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食鉴本草》认为,粳米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力的良好功效。粳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霍乱吐泻,烦渴欲绝、自汗不止、心气痛、胎动腹痛、疔肿等症。粳米的第二次淘米水称为淅二泔,具有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的功效。此外,在《伤寒论》中,使用某些方剂如“桂枝汤”后,特别强调“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此处虽未述及稀粥为何米所煮,但从作者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来推测,以粳米煮粥的可能性大。
《伤寒论》述及的112首方剂中,有一首方剂使用了米粉,即猪肤汤。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猪肤汤的制作如下:“猪肤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这里的“白粉”即米粉,具有和胃补脾、止利的功效。
米醋
《伤寒论》中有一首方剂叫苦酒汤,由半夏、鸡蛋清及苦酒组成,治疗“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方中的苦酒也就是米醋,具有消肿敛疮的作用。半夏得米醋后更能辛开苦泄,增加涤痰敛疮的功能。此方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溃烂的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另有一方谓猪胆汁方,由猪胆汁和少许法醋组成,用于治疗便秘,其中的法醋是指按官府法定标准酿造的食用米醋。
葱白
《伤寒论》中的白通汤和白通加猪胆汁汤二方使用了葱白,主要是此药辛温走窜,宣通上下,使格拒之势得解,上浮之阳得回。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等。《本草纲目》记载:“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
鸡子
鸡子即鸡蛋。《伤寒论》中有两个方剂使用了鸡蛋,但分别使用了鸡蛋清和鸡蛋黄。黄连阿胶汤使用的是鸡蛋黄,用其血肉有情之品,以养心滋肾;苦酒汤使用的则是鸡蛋清,发挥其甘寒清热消肿的功效,而且方中半夏得鸡蛋清,有利咽之功而无燥津之弊。
文/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顾掌生
编辑/ 管仲瑶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