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10:26:07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作者:父亲点击:
记得前几年父亲八十岁生曰的时候,为了庆贺,到哪去吃,吃什么,别吃重了,全家商量了好一阵子。前一个生日去的是“便宜坊”,再上一个生日去的“致美楼”,再前一个生日去的“丰泽园”。这么说吧,这十来年,逢着父亲的生日,我们全家都把咱北京的老字号吃遍了;最后选来选去,就从头再来一遍吧,定了“晋阳饭庄”。
何瑞城
资料图摄:安旭东
香酥鸭,过油肉,大虾两吃,红烧鱼,几个当家的硬菜之后,余下全是新鲜少油的时令菜和小吃,特意叮嘱服务员为父亲做一碗寿面,削的要薄,煮的要烂,以便他享用。
红绿搭配,营养解馋,满满一桌子美食,再瞧这一众儿孙围在身旁,父亲高兴,在儿孙的祝福声中破例的喝了一囗酒,之后竟主动请缨,给大家来一段“定军山”,我们放下筷子和酒杯,听父亲唱到:“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上前个个俱有赏,退后难免吃一刀,……”,父亲真是高兴啊,戏文一点没忘。大家见他老人家高兴,忙都往他盘中夹菜,虾、鱼、肉满满的一盘子,而父亲只挑那软的烂的,放在嘴里细嚼,全没了“老黄忠”的劲儿,我逗父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父亲听后苦笑道,老了,吃不动了。
是啊,父亲操劳了一辈子,省吃俭用,养家糊口,好日子来了,他也老了,多好的东西也吃不动了。
四十多年前,父亲四十岁生日,父母全没放在心上,偏是我们几个孩子记着,一是好记,七月一日是“建军节”,也是父亲的生日,二是借着生日解解馋,吃点好的。我家几个孩子,全是男丁,挨的又近,都是十七、八,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像俗话说的那样“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平日里哪有机会解馋开浑,遇上父亲的生日,便窜腾着过,父母拗不过,只好答应。那一次做的菜吃的饭我现在都记得:拍黄瓜、糖拌西红柿、粉肠、摊鸡蛋、炸酱手擀面。父亲吃了一小碗,我们哥几个每人吃了两大碗,母亲喝的面汤吃的馒头,她说不爱吃面,可巧,锅里也没面了。
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在机械厂干车,全都是青壮年,活又累,又能吃;厂里每顿正餐都有三分钱一两的面条,四两面条一小盆,保你吃个饱;夏天鸡蛋西红柿面,麻酱面,冬天肉末大白菜面等,天天供应,为的是那些家中困难的师傅能体面的吃个饱,不至于被别人认为穷;我们也常常打趣说,天天吃面过生日。
我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会儿,那时油、粮定量,肉都是一毛五、二毛钱的买;做炸酱面非搁点肉不可,不然炸出来的酱不香。院里李婶一家四个姑娘,偏又爱吃炸酱面,愁的李婶没辙,后来下了狠心,买了一块钱肥多瘦少的肉,炸了一盆酱,连吃了三天,吃的几个姑娘胃都撑坏了,喝了几天小米粥才好,以后谁都不提吃炸酱面的事了。
想着父亲每次的生日,想着早些年厂里的面条,想着原先院里李婶家吃面条的热闹事儿,都能想起“寿面”来。过去生活匮乏、吃的单调,能吃上大碗的炸酱面,就觉得很幸福了。哪像现在,甭说炸酱面,就是全国各地的美食,去个大点的美食城,保你吃不过来。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单从这小小的餐桌,一碗寿面,就能体会出国家的发展、百姓的幸福。什么也不用说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吧!更好的日子等着咱们
(原标题:我家的寿面)来源:北京晚报编辑:TF017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