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两天明显感觉到秋意甚浓,昼夜温差从这周开始也逐渐增大,安徽不少地区昼夜温差甚至可达10℃左右。
是到了该添衣的时候了。
虽然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因为秋季气温变化大,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
即使正常的秋冻,有四个“禁地”——头、背、肚脐、脚也是要严加保护的。
头部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分。所以秋季不宜晨起洗头,容易受风寒。
患有心脑血管病、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和易感风寒的人,入秋后外出的时候最好戴帽子,额头上出汗水时尽量不吹风。
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
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因此,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
六类人忌秋冻
温馨提示
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
可经常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来源:健康安徽HealthyA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