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但景美人美,食物的味道也令人流连忘返。提起苏州,不得不提的便是苏州经典的苏帮菜。而苏帮菜可是苏州顶顶有名的菜系。它已姣好精致的容貌受到海内外食客的欢迎。苏帮菜菜式的变化不仅与时令紧密结合,很多菜品也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冷菜后的第一道菜也被叫做开门菜,在餐桌上的分量最为重要。再比如清风三虾这道菜当中,虾仁的意思是欢迎,开门则意味着欢迎各位光临。由此可见,对于苏州文人而言,菜的种类、样式和价格不算重要,有讲头够腔调才是文人追求的头等境界。
而人去到苏州,不得不吃的便是苏州的各式好看又美味的点心了。苏州的点心也可以说是既有可视性,又有观赏性,艺术含量很高。当真当得起全国知名的名号。不但是栩栩如生的仿真,同时也有艺术的创造在里面。它的独特性是不可取带的。味至臻,型至美,美食与艺术相互融合,才会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最让外地人好奇的,当真可以说是“起酥”点心的制作过程。紫色面皮用猪油和水熬制,白色面片单用油合成。两种面皮需要反复擀压,使之完全贴合。切去四周,就可以看见清晰的层次。如此反复,连续九次,便已开出27层酥层。最后10份酥皮再次叠加,这时红白相间的外皮,已足足叠酥270层,此时馅心才能登场。山竹酥初具雏形。简单的食物在精雕细琢之后,被注入了更多的审美情趣。菜品本身的口味已完全弱化。刺激视觉,打开味蕾,成为新的使命。这是苏菜中视觉的极致。因为更注重造型感,这样的美食也被成为看菜。
在江苏,还有一道最负盛名的看菜,被称为点心中的阳春白雪,那便是太湖船点。太湖位于江南中部,连接着京杭大运河。从前江南雅士从太湖登船,沿运河航行数小时到达杭州,路途中品味太湖船菜,船点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太湖船点用糯米粉制成。现在手感光洁,色泽纯正的小麦粉,成为面点师的新宠。顾晓是无锡的面点师,从学徒开始,已经在白案江湖行走了三十年。太湖流域盛产的各种风物,都是他模仿的对象。象形是船点制作的基本要求,把带馅儿的糕团,做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颜色形状,相对容易把握。但要做出灵气,还要经过多年的造化。中式面点品种繁杂,花样层出不穷,北有京派糕点,南有广式点心。咸甜酥香,各有千秋。但唯独太湖船点,摘得了阳春白雪的雅誉,玲珑,精巧,独步天下。苏州文人的美食品味,可以说是全都蕴藏在这一道道精美的点心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