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北方人,尤其是东北地区,对野菜有一份独特的热爱,没到开春万物复苏的季节,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大爷大妈,家庭主妇,挎上篮子带上锄头来到山上,田野,甚至城市里的公园去挖野菜,其中一种叫做荠菜的野草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用它和鲜肉包的饺子真的是特别的香。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荠菜的药用价值远远高于它的食用价值。
荠菜的对生长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属于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荠菜的食用价值也很高,营养十分丰富。
荠菜还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合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患者。对于干眼病、夜盲症、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症有特殊功效,另外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的恢复。
许多生长在城市或者比较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荠菜,分不清哪一种,现在就为交给大家一招:幼年期的荠菜会比较难以分辨一些,这时它和蒲公英长得很像,但是荠菜发芽比较早,而且叶子边缘凹凸不平,就像长着很多片小叶子一样,它一般不会贴在地上,叶子会相对竖立起来,叶子呈新绿色,而且叶子不会太长,叶子背面没什么毛,相对来说较为光滑。成年的荠菜相对来说比较好辨认,一般它会有四五根花杆子直立起来,就像韭菜花、蒜苗花那样,立起来而且比较高,但是杆子是圆形的,上面会有分叉,也会有叶子。成年的荠菜花杆上会有花朵,一根上面会有很多小花,均匀分布在杆的周围,花是白色,只有四个花瓣,而且每一朵都很小,花是由下往上逐步盛开的。当花朵凋谢后,就会结果啦,这时就会长出像倒三角形一样的果实(种子),也有点像爱心的形状,由于荠菜花花束比较长,往往下面的果实已经长出来了,上面还在开花,倒是有点像稀鸡毛掸子。
不过,对于食用荠菜来说,当然是越嫩口感越好,老了之后就有些柴了。因为荠菜为寒性药物,所以感风寒者或者体寒者,还是少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