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保肝药也有各自的适应证,不同类型的保肝药组成成分也不一样,针对的患者也不同。
1、自身免疫性肝病
这种疾病的保肝药物最好选有类激素作用的抗炎药,加用利胆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
在肝功异常时可选用抗炎、解毒类药物,适当加入中草药或营养补充类药物。
第一步要停用或调整诱发肝损伤的药物,同时酌情辅以利胆类、抗炎类药物,或联合解毒类药物,重症者可考虑用激素。
4、脂肪肝,酒精肝
1、能少用就不多用
同时用的抗炎保肝药种类一般不要过多,通常选1-2种,一般不超3种,避免增加肝脏负担;此外,一般不推荐选主要成分相同的药物一起用。
有些人觉得药吃得多,病才能好得快。事实上,大部分药物都要通过肝脏分解、转化、解毒,如果过多使用保肝药,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
2、不要长期使用
有些患者担心病情反复,就算病情已经完全缓解,依然继续用保肝药。
3、逐渐减量
4、谨遵医嘱
部分患者对种类繁多的保肝药的副作用及药理机制都不了解,在没有诊断肝脏是否存在疾病,以及患上哪种病前,就擅自服用保肝药物,甚至把保肝药当成解酒、护肝药而长期服用,这样做不仅会损伤肝脏,还容易耽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病人一定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在咨询医生后才能使用,以避免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影响疗效,或出现毒副作用,更不可以自己给自己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