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又名蛤蟆草,癞蛤蟆草,雪见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数须根,茎直立,高15-90厘米,粗壮,多分枝,被向下的灰白色疏柔毛。叶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轮伞花序6花,多数,在茎、枝顶端密集组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花序长10-25厘米,花萼钟形,花冠淡红、淡紫、紫、蓝紫至蓝色,顶端微凹或呈浅波状,侧裂片近半圆形,花盘前方微隆起。
小坚果倒卵圆形,直径0.4毫米,成熟时枯燥,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山坡,路旁,沟边,田野潮湿的土壤上,海拔可至2800米,除新疆、甘肃、青海及西藏外几产全国各地。
尽管荔枝草名字中含有荔枝,但是却跟荔枝彻底没有关系,而且它也不像荔枝那样,是香甜可口的生果,反而还长的貌相欠安。荔枝草幼草的叶子皱巴巴的,特别像癞蛤蟆的外皮,因而也被叫做“癞蛤蟆草”或是“癫子草”、“癫疙包草”、“青蛙草”,又因为如此被忽视,常常被当做喂猪草拿去喂猪,因而也有“猪婆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