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它和新生儿时期的睡眠特点、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新生儿50分钟的睡眠周期,深浅睡眠各50%,使得宝宝容易觉醒
宝宝的一个睡眠周期大概在50分钟左右,其中一半时间的深睡眠,一半时间的浅睡眠。在浅睡眠中,宝宝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中,这个阶段诸如温度、声音、气味、重力、包裹等睡眠环境的明显变化,宝宝都会快速的感知并且醒来。在深睡眠期,宝宝睡得比较沉,不易于感知到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容易惊醒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身体成长更加快速。
大概到6个月左右,宝宝的浅睡眠会进化为30%,每个睡眠周期在90分钟左右。
惊吓反射是宝宝天生具备的原始反射,就是让宝宝沉睡的时间不要太久,能够频繁的醒来。频繁觉醒,既有频繁切换睡眠模式的需要,也有频繁吃奶的需要。乳汁的消化周期相对较短,母乳相比奶粉,胃排空的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宝宝且易于消化。
1.摇晃,轻节奏的摇晃。比如宝宝在汽车上、在推车里睡得很好,很重要的点就是类似在妈妈肚子羊水里摇晃的感觉,宝宝喜爱这种感觉。
是不是还发现,宝宝喜欢抱着来回走路,屁股一着凳子,就醒了,哼唧了,我们的小宝贝总能有自己的房子让爸爸妈妈们知道他喜欢怎么样。
2.轻轻的白噪音,宝宝在肚子里,耳边就时刻伴随着声音,宝宝也喜欢类似水流,菜场、商场的声音。平常宝宝睡眠的过程中,也不是环境越安静越好,需要有正常的生活的声音,比如做家务,来回的走动等,尽可能避免突然的大的声响。
3.包裹感,在肚子里宝宝是被子宫紧紧包裹着,所以小朋友很喜欢被紧紧的包裹着的抱姿。常常碰到有爸爸反应宝宝一到他手里就哭,不爱他抱。其实很多时候,是宝宝不知道如何抱宝宝。试试用自己的胳膊弯,手掌贴合的仅仅抱住他,宝宝会很喜欢。另外也可以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包巾包裹、使用背巾背在身上。
总结来说,父母需要知道小朋友天生不易于睡得如我们想像的那么沉,深睡眠和浅睡眠,宝宝都需要,宝宝容易醒来。但是我们还是期待小朋友拥有最有助于他身体发育的睡眠,最重要的标准,模仿子宫环境,爸爸妈妈们,基于此原则,去寻找自家宝贝喜爱的安抚睡眠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