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说宝宝身上长了一些像米粒大小的痘痘,而且在慢慢增多,网上求助。有人说是水瘊子,有传染性,要赶紧去医院;也有人说不要紧,自己会好。到底该怎么办?这位家长有些难以抉择。
水瘊子是俗称,学名为传染性软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14天至6个月。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若父母有该病,就很容易传染给孩子;也有可能通过公共洗浴场所的共用不洁浴巾或搓澡巾传染;此外,传染性软疣也会自体传染,出现软疣后,挠痒痒、搓澡等都容易导致软疣破裂,导致自体感染,越来越多,所以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孩子自控能力不强,要防止孩子自己挠破软疣。
多见于前胸、后背,为皮肤色半球形的丘疹,表面光滑,大多无自觉不适。皮损特点常有瘙痒感;最初表现为白色、半球形丘疹,会逐渐增大到5-10毫米,中央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后,可挤出一种被称为软疣小体的白色乳酪样物质。
传染性软疣较容易判断,一般结合临床表现就可以做出诊断,必要时也可通过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诊。单发、较大的皮损有时需要与基底细胞上皮瘤、角化棘皮瘤、化脓性肉芽肿等鉴别。
建议去医院治疗。用刮匙刮除传染性软疣,清除软疣小体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以进行冷冻治疗。有的家长担心清除软疣太疼,孩子可能受不了,等到很严重的时候才去医院,随着传染性软疣数量的增加,治疗时的疼痛量级也会成几何倍递增。若孩子免疫力低,传染速度可能更快,一旦发现孩子身上长了水瘊子,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以免越生越多。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现象,需要患者配合医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患处还可涂抹药膏进行辅助治疗。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到公共泳池游泳、使用公共洗浴设施、要避免与他人合用毛巾等,则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传染,万一被传染,则要尽量避免孩子搔抓,防止自体传染。 文/芳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