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冲泡顺序不对。很多家长先把奶粉放进奶瓶,在加水,最后看到刻度线,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奶粉会过浓。正确冲泡奶粉的方法是,先加水到对应奶瓶刻度线,在添加奶粉。
2. 水温适宜,建议40—45度。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营养,导致奶粉中的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被宝宝吸收。水温过低奶 粉不易冲泡开,不能溶解,同样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既然水温这么重要,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更好的控制水温 呢?其实这个很简单,冲调奶粉时,可以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感觉温热不烫手即可添加奶粉冲调,或者也可以将2/3 的凉开水+1/3的热开水混兑,俗称阴阳水,水温适宜后添加对应比例奶粉。
3. 冲调比例,严格按照奶粉罐子上的说明来冲调。现在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老人为了替子女分担,自觉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然而,很多老人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奶粉比例冲浓,宝宝吃的有营养,事实并非如此,婴幼儿肠胃功能没发育完全,牛奶过浓,酪蛋白过高不易消化吸收,轻的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小肠炎。其实每个奶粉罐子上都有写冲泡奶粉的方法和量,大家购买后回家一定要看,然后严格按照罐子上的冲调比例来冲泡。
4. 摇晃搅拌过度。很多家长,特别是爸爸,比较没有耐心,奶粉冲泡好后,为了更好的快速溶解于水,拼命的拿奶瓶摇晃或者拿筷子勺子搅拌,其实是不对的,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空气混入牛奶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了容易胀气打嗝吐奶。正确的方法是,手握奶瓶,按同一方向慢慢摇晃瓶底,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