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多是由于产程比较长,膀胱长时间受压而致膀胱和尿道粘膜充血、水肿,以及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减低,引起排尿困难。此外,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也可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从解剖角度看,膀胱位于子宫的前方,如果膀胱长时间充盈无法排空的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子宫的收缩减弱,子宫恢复不佳,阴道出血增多,影响产后恢复。尿液排不出去停留在膀胱内时间一长,还很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的感染,对日后健康不利。
1.多坐少睡
因为躺在床上容易使你降低排尿的敏感度,多数妈妈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者由于外阴创伤,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导致尿潴留。面对此种情况,家人应首先帮助产妇排除种种顾虑,循序善诱,鼓励她下床排尿。顺产产妇,可于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
2.诱导反射
如有尿意排不出时,可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口解除尿道痉挛,或用流水声诱导排尿反射。
3.热疗法
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此外,还可以在盆内放上热水,水温控制在50℃左右,然后坐在热水里浸泡,每次5—10分钟,也可以用开水熏下身,让水汽充分熏到会阴部。
4.按摩法
将手置于新妈妈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也可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产妇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区3—5分钟,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
5.药物或导尿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就要报告医生处理了,一般会先用药物促进膀胱肌的收缩,如果还没有效果则需要进行导尿治疗。
产后产妇要多喝水,争取每隔3—5个小时就排尿1次,以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对于产时采取助产措施的或产程过长的产妇,更要高度重视,做到早饮水,多饮水,争取在产后2—3小时内自动排尿,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