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和有四大面,你吃过几种呢?
作者:黄武疆
在粽子甜咸之争、碟子用法之争出现以前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在闽粤交界地区就有一个
不亚于北方丰富面食文化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平和
乌面
选用本地种植的小麦为原料纯手工制成
颜色较深,散发地道的麦粉香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乌面”是孩童们美好的渴望
如今平和境内种小麦的鲜少
但作为乌面代表的九峰本地面已广为人知
面猴
“面猴”不是猴,而是以面粉捏成块状
类似于北方的“面疙瘩”
“面猴”名称由“面糕”转化而来
称为“猴”也表示极灵、可爱
“面猴”一般以骨汤为底
将捏好的“面猴”放入汤内煮至浮起
在撒些芹菜末,香喷喷的“面猴”就出炉了
平和、漳州,乃至汕头都可以看到“面猴”店
最出名的当属“芦溪酸菜面猴”
舂臼面
舂臼一般用来舂米,但用来舂面较为少见
这是中原先民迁移过程中
结合南方舂米方式创造出来的特有工艺
因此“舂臼面”成为最具特色的面食
“舂臼面”必须选用上等面粉制作
面团置入石臼里需用木杵均匀捶打半小时以上
“舂臼面”可根据喜好做汤、拌、炒
滋味都会令人难忘
近年来“舂臼面”名扬闽粤边界地区
其中最出名的应属福塘客家摏臼面
水面
平和的“水面”多是用做成圆长形
几分钟后捞起倒在大碗公
在平和境内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水面馆
滋味各异,令人垂涎欲滴
你还有补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