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家家会酿酒,个个会喝酒。
我第一次喝醉,是小学二年级,自己中午偷偷喝酒,下午上课时醉倒,老师抱着我送去医院抢救,迷糊中,记得沿途好多围观群众的笑声。
当然,救活了,不然就没有今天的我。
但是,酒这么美妙的东西,我现在是离不开的,每天喝一点,写作时,旁边固定有一杯酒,家族里的小孩,开始会做的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替我倒酒。
我现在回到岳父家,开了茅台,就喝茅台,否则,只喝米酒——不是我这女婿太挑剔,是岳父太好,由着我。
酒量再好,第一次喝客家米酒,都极可能醉倒。酒精度数不高,入口甜,喝了浑身暖洋洋的,太美妙。客家人,也善于利用这点,把外来的客人一个个放倒。如果你是第一次喝,我劝你喝了一斤就得停。
我一年总要喝几次米酒,体验那嘴唇被粘住的感觉,那是我的童年,我的故乡。
而且这些米酒,全部是鲜花、鲜果酿造的客家米酒。
客家米酒,与一般米酒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个“炙烤”的过程——酒发酵之后要装进瓮中,埋入燃有暗火的火堆中“炙”上数个小时。
都是酸酸甜甜的口味,很是讨女孩子喜欢,其中鲜酿、桂花的偏甜,青梅、茉莉花的偏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