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食物,都没有太阳和乡愁的味道了

时间:2018-11-25 10:06:09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乡愁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愁和故乡的食物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晋·张翰传》便提到“翰因见风起,乃思吴中菰、莼羹、鲈脍”,于是有了“莼鲈之思”的典故。

中国食物总是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地点、一段故事。梁实“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便写下《雅舍谈》,在其中不厌其烦地描绘北平的食,以此排遣乡愁。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借故乡的穿心红萝卜、荠、炒米、豆腐羹、咸慈姑,来表达对故土和童年往事的思念之情。

关于饮食总是氤氲着怀旧忆往的气氛,辐射出一片回不去的故园风情。评君曾采访过三位写过饮食的作者二毛、高军、朱椿,让他们谈谈由食物所引发的乡愁。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三个人的采访最终都引向了对乡愁消逝的忧虑。城市化意味着丰富和速,也意味着吞噬和消亡,当我们再也听不到梁实笔下反复描写的“北平小贩的吆喝声”,我们或许再也感受不到那一辈人的乡愁了……

采写 | 江楠

现在很多食物都没有太阳的味道了

受访人:二毛

人、美食家、美食创意师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

新京报:中国饮食文化是否一开始就是和故乡联系在一起?

二毛:食物中国最初还是民以食为天相,是和中国饿历史有关联。而乡愁是在食物比较富裕、比较发达的时候才会出现。

新京报:你怎么食物和乡愁的关系

二毛:我先来谈谈味道这个词,其实味道这个词是最初用来形容“道”本身的,不是形容食物。1916年章太炎才把味道这个词用在食物上。我一直强调味道的“道”,这个“道”含了获得食材方式含了烹制食材方法,也含了人们对待食材态度简单来说“道”指的是人和食物关系,人与食物故事,而乡愁我觉得就是这个“道”里面的东西。

“道”一定是在民间在大自然里,在当地,但我们现在都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周围是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反季节的果蔬、转基因食品等等,这让我们丢失了很多传统的方式,不论是耕种还是烹饪,这就相当于丢失了“道”,现在我们讲味道,很多只是有味而无道了。

新京报:你所著《民国家》一的副标题是“一代人的相”,你觉得由食物引发的乡愁有时代吗?民国时期的乡愁什么特点

二毛:民国时期的乡愁更多追求味上面的东西,他们由食物怀念家乡的亲人、山、童年时期娱乐等,那时的乡愁比现在要单纯一些。我们现在的乡愁有一种沉重,因为我们越来越不到自然而然的东西了,甚至我们可能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现在的乡愁更多还含一种焦虑,好多东西都已经不到了。

《民国家》

作者:二毛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新京报:现在哪些食物会引起你的乡愁吗?

二毛:我来北京这么多年,挂面都是由老家的妹妹寄过来,有时我打电话给我妹妹说挂面没有了,她会说这几天天气不好,没有太阳。因为没有太阳,私人作坊就不做工,他们一定要等到有太阳的时候才做面条,边擀面条,便晒在竹竿上,而太阳晒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酵过程。而现在很多工业化生产的挂面,是用电烘干的,这种挂面中的“道”就没有太阳,实际上现在很多食物都没有太阳的味道了。

现在的孩子

是被味精、香料培养起来的

受访人:高军

活、杀馋的美食好者

新京报:《活馋》中你所写序的题目叫做“饱了,就不想家了”,您怎么看待食物和乡愁的关系

高军:一般说起乡愁,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他小时候到的某种食物。人小的时候味蕾可能比较敏感,所以那时的东西的味道给他留下很深刻的记忆,这样的思念可能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

我们老家的人看到外面的游子思乡,就会和他说饱了就不想家了。东西也可以解决情绪上的低落,人在生活当中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情绪比较沮丧的时候就会去找好的东西,安慰安慰自己,甚至可能是暴饮暴食,因为有一个说法是人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不思考了,因为液都跑到胃里消化食物去了,这可以减轻人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挫折感,是情绪上的排泄。

活馋》

作者:高军 徐路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

新京报:是不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食物一直就是思乡人的慰藉?

高军:应该是,很多食物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才会得到,比如某种食物只有他的老家才有,而他表面上是对食物的想念,其实里面的情绪很复杂,含有思乡等很多情绪在里面。

新京报:现在食物越来越速、易得,人们由食物引发的乡愁是不是有所变化了?

高军:就我儿子这一代来说,他们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强烈的饿感了,他们的相也比我们好得多,我们小时候家里人经常说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有够,而现在的小孩东西尝尝味道就足够了。

现在的孩子是被各种味精、香料培养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口味更与国际接轨。我们60年代、70年代生的人,从小就被塑造成一种味觉,出去以后遇到口味上的一些差别,会产生失落感,80年代、90年代生的人可能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地域上的特点被模糊,味觉上的乡愁也消失

豆腐”才是我的乡愁

受访人:朱椿

南京衣坊工作设计总监

新京报:你对肥记忆什么

椿:对肥记忆最深刻的是小时候,上世纪70年代,物质很匮乏的年代,那时候食物的品种非常单调,肥是非常珍贵的一道了,很少能在餐桌上真正的看到。在农村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才会有少量的肥供人食用。就算这种时候也有人家拿不出肥,就用和肥很像的豆制品来模拟肥感觉

中国人的比喻中你也会发现,肥中国人的心中是褒义词,得到一个美差,或收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的时候,人家就说你捡了一块大肥。现在好像不是这样了,如果女孩子,别人可能会觉得很不雅,在70年代如果一个人长得很,别人会觉得他很有福气,现在每个人都在减肥。人们对待肥态度变化

《肥

作者:朱椿等

版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新京报:《肥》中这么多写关于肥记忆的文章,哪些最触动你?

椿:最触动我的还是最前面忆苦思甜的那部分,因为这也是我做这本的出发点。我的初衷就是想看看比我还老的人,比如七八十岁的人,对肥记忆,他们可能比我这个时代的人对肥的感受更强烈,所以沈昌文、钟叔河、薛冰这些人的文章蛮让我感慨的。

其实我对肥的感受也是从忆苦思甜开始的,只不过后来约的有些作者很年轻,没有这种体会,写着写着就写到其他的话题上了。

新京报:对,这本一部分是匮乏年代对肥记忆,一部分是年轻人对肥的杂感,你怎么看这两部分体现出的反差?

椿:年轻人没有这种记忆,他们中间喜欢的已经很少很少了,所以他们涉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多感触。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老一辈在食物的乡愁上有很大差别,现在的食物太多元,想食用什么东西也太方便,走出国门的机会也更多,异域风情的饮食也都不陌生。这时候乡愁已经被遣散掉了,而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对味觉记忆是更深刻的。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食物的乡愁也在改变

椿:当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觉得食物的乡愁是在变淡的,所以我挺怀念那个时代留下的乡愁感。

新京报:除了肥,还哪些食物会引起你的乡愁吗?

椿:我今天中午还在一道,就是豆腐,我在校门口的店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这道。小时候不到肥,但豆腐还是可以到的,小时候常这些东西,直到现在,人到中年,每天有我在,桌一定就有豆腐这道,这是我味蕾深处非常强烈的记忆,我觉得这道太好了,我永远都不会遗忘。其实这也引发了我下本的灵感,就是做一本“豆腐”,对我来说更深刻的乡愁不是肥,而是豆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