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童年时代的你们有没有在夏天的夜晚抓过知了(其实也不能说是知了,应该说是它的幼虫)。这可是小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啊,拿着小手电,拎个小桶,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在树下的找着没破壳的知了,无比欢乐。
要说找到的知了怎么处理,当然是拿回家炸着吃啊…其实国内很多地区的人都把知了的幼虫当做美味。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知了幼虫的叫法也不一样,河南一带叫爬叉,山东、苏北一带叫姐溜龟、知了猴。各地区的吃法也大同小异,基本就是洗净、盐渍、油炸,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做法嘛,先将知了泡起来,然后洗净,再拿盐水泡一夜。特别是刚抓到的,泡起来可以防止变成蝉,也能入点盐味。第二天泡成微微泛白的样子就可以了。拿出一个平底锅,倒入食用油,最好是用花生油,比较香。有些人喜欢油炸,油多一些;也有的人喜欢油煎,就少倒点油。自己把握好火候,待外壳变得脆脆的时候就可以了。因为用盐水泡过,可以直接食用,觉得味淡的可以再撒一点点盐,放一些孜然、辣椒面那些调料,也是很不错的。
据说知了体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由于知了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知了猴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就连知了褪下的壳,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
只是近些年想要再抓到知了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不过在农贸市场里还是可以找到卖知了的商贩。这些知了有的是在农村果园里专门种植的,也有的是在农村的树林里抓的,价钱也卖得不便宜,50块左右一斤。饭店里做好的成品估计都要卖到上百了。小编也是很久没有吃过这道美味了,等下班了要去菜市场寻觅寻觅这份儿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