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粥,永城传统风味名吃“三宝”中的头牌,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道独具黄淮人性格的豫东味儿。
它是以豆子掺小米,先经过提前浸泡,再碾磨过箩去渣,只取其精华汁液,而后入锅熬制而成的。
一碗上乘的好粥,不仅不挂碗、不沾勺、不糊嘴,它还应该是色白如乳、润滑如脂、香甜利口、大赛乳汁。
以至于在我的小时候,我们庄上的老年人大多管豆粥叫妈糊子(俗指奶水)。
比仿俺爷最肯说的一句话就是,得上劲干啊!等咱收了庄稼,卖了钱,我好掚住你赶刘河会吃包子,喝妈糊子去。
说实话,那时候刘河会十字街西北角的水煎包,打得真是戈巴蒂!咱先不说吃了。单离大老远闻着从包子锅里窜出来的香气,都些急人家什!
不过,要说妈糊子,咱还真有点不老待见它,如果非得剋,那也必须要大勺大勺的白糖朝里撒呀。
其实,搁每每俺们老家,还有一道好汤,它不是热火的sha汤,而是喷香的油茶。
反正,那会儿只要一赶刘河会,我头眼找的一准是那个长嘴巴的油茶壶,总觉得它肚溜头藏着的故事,太诱惑人了。
若说,水煎包与豆粥是绝配。那么,油条跟油茶无疑是一双老相好了。以至于,每回爷爷说罢,我总会甩上一句,再叫俺弄根油条,剋碗油茶呗!
水煎包在郑州很容易吃上,但老家牌的油茶和双股油条,我也是前一阵子才碰上。而掌豆粥泡油条,我也是头一回试。白说,如此勾搭,还真怪带劲儿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