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是“药食两用”的补阴之品,干咳、消瘦的阴虚人,最好拿它做日常食疗,但是,银耳吃的时候有个讲究,必须“隔水炖”,而不是扔进锅里随便煮。之所以如此,因为阴虚,通俗讲就是缺水,银耳如果直接加热,会损失本身含的“结合水”,这种“隔水炖”的方式更能保存补品中的“结合水”,使它有效地发挥补水的效果。
温补
中药经过炮制,性质就会变化,比如薏米,生的时候是寒性的,吃了甚至会泻肚,但炒过之后寒性就减轻,健脾作用更明显。这个炒制的过程,就是使药物脱水,增加能量的过程,所以,一般炒制过的药物都比生用热性要高,所含能量要多,因此,温补的药物多是炒制过的。
补阴
但是,补阴不一样,阴虚就是火多了,水少了,能量有点过剩,所以补阴的药物就不要再经过炒制而增加能量了,甚至可以用鲜药,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个“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都是取鲜品直接榨汁,治疗的是热病后期,伤阴严重之时。
和银耳“隔水炖”一样,鲜品的中药在保持了药性的同时,没有因为脱水而增加额外的能量,适合阴虚以及发烧之后的调养,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如果再增加能量,会加重水液的耗损,加重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