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其中缘由大家都知道,因为苏轼不仅仅是一代大文豪,还贡献了不少的吃食。如此接地气的诗人,真的是不得不让人印象深刻!
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东坡肉”,起源于他被贬黄州时,黄州当地百姓过年过节有吃红烧肉的传统。记得苏轼当时还为其写了一首《猪肉颂》:“一词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并且还创造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教百姓们制作。
东坡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让人赞不绝口,也因此流传了下来,虽然现在在的制作方法上有所改进,但是其味道的精髓还是流传了下来!
东坡肉需要的食材:猪五花肋肉1500克、葱100克、冰糖100克、绍酒250克、姜块(拍松)50克、生抽75克、老抽75克,香叶3片,八角2个,草果1个。
制作方法: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切成方形,用草绳或芦苇扎起,沸水锅内煮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取一只砂锅,以竹箅子垫底,然后铺上葱、放入姜块,再将猪肉皮面朝下整齐摆放,在空隙内塞入冰糖。
然后拿一个碗倒入生抽、老抽、绍酒,倒入砂锅,不要没过肉。再加入葱结,盖锅,用桃花纸围封砂锅边缝,大火烧开。烧开后加盖密封,转小火炖。一小时后把肉翻面,再炖。一小时后再翻一次,再炖一小时,直至肉酥透,如果第二天回锅一下就更美妙了。
东坡肉,吃一口半肥半瘦,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微微的酒香渗透其中,色泽鲜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让人忍不住沉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