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洋(日本)也生长这个东西,其初生花芽部形若“洋火”(即火柴)头。其实本来的植物名称叫茗荷或蘘荷也称阳荷、蘘草、野姜。茗荷 みょうが 植物名,俗称芽何,又称蘘荷、野姜、蘘草,有特殊的香气,是日本等国家、地区居民喜食的菜肴。
由于可作蔬菜食用,曾是风靡日本市场的抗癌保健野生蔬菜;根茎可入药,“性温,味辛淡,忌铁”,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可治疗便秘,糖尿病等病症,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
洋火姜在我国的南方分布很是广泛,很多地方已经人工大量载种,南方一般是凉拌和清炒两种吃法,不过在数量很多的时候大多用它喂猪 大家吃过这洋火姜吗?
过去,大约在清朝晚期,封闭的中国人看到发达的大洋彼岸的东西都很稀奇、崇拜,向人家学习称“洋务运动”,用人家东西就带个“洋”字,如“洋火”(火柴)、“洋瓷盆”(搪瓷盆)、“洋油”(煤油)、洋芋(土豆)等,不胜枚举。总之,这里的“洋”字具有特定时代印记,它标明“从洋(国)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