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刚降生到对社会有初步认知的三四年间,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用他最大的力气来适应这个世界,适应身边所有的环境。在这个阶段里大人留给他们的一切、他们亲眼看到的大人的行为方式、大人的情绪、大人的表达、大人的自控力种种这些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情、解读事情和理解事情,尤其是认识大人的行为和理解大人的行为。
朋友孩子的今年两岁半。非常懂事。孩子的妈妈平时戴着一副眼镜,孩子觉得好玩所以经翅把玩妈妈的眼镜。有一次,孩子在玩眼镜的时候把眼镜腿弄折了。妈妈回来看到眼镜腿儿折了非常生气,于是习惯性的责怪孩子,妈妈是这样问孩子的:“你说,你是不是故意把妈妈的眼镜腿掰折了?”
孩子虽然只有两岁半但长得很快,开蒙也早,已经学会和大人基本对话了。在妈妈问话的时候,孩子一直都没有出声。这个当妈的朋友看到孩子一直不出声,又是习惯的以为孩子是倔强或者耍赖,总之是弄坏东西不敢承认所以不说话。这么一来妈妈越想越生气,情绪起来动手打了孩子。可是,当她打完孩子、发泄完脾气之后,你们猜这个两岁半的宝宝说了什么?孩子哭着说:“妈妈,我不明白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没有回答。什么叫故意的呀?”
后来,这个朋友经常和分享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让她了解到原来孩子是在非常努力的想了解这个世界、想了解和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跟他说的话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他在很努力的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其实大人说的很多话,孩子们是无法在第一时间就理解的。虽然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成人化、网络资讯越来越多让孩子们能接触到的东西也多(现在三四岁孩子知道的事情比过去八九岁的孩子还要多),可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孩子们面对这么多的资讯,这么多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其实他们是并不了解的。而且孩子们往往也并不知道该怎么样在第一时间向大人表达自己的这种不了解。他们需要学习。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