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阳气足,百病除”。在生活中,我们难免有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这样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
1.嗜食寒凉损伤机体阳气
烈日炎炎的夏天,冷饮成了大家的最爱,透心凉的感觉真是舒服。由于冰箱的普及,喝冷饮之风更为流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故夏季应饮食清淡、温食热饮。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炎热的夏季是升发体内阳气、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好时机,而出汗正是人体散热排毒的表现。空调的寒气会使体表的毛孔收缩闭塞,阳气不能正常升发。但在空调房内人体又需要产生更多的热能去抵抗人为的寒冷环境,时间久了易导致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抑制了机体的新陈代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长时间感受寒凉之气,最易损伤阳气,从而引发各种不适。
3.大量出汗损伤机体阳气
隐隐出汗,那是人体平衡体温的法宝,大量出汗,津液受损了,久而久之,不是散发阳气,而是耗损阳气了。反之,夏天的时候整天呆在空调房里,一滴汗不出,久而久之,也可以阳虚。
4.长期熬夜损伤机体阳气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气足精满。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现在人们已习惯于晚睡,罕有亥时入睡,甚至子时还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子时为一阳生,为阴阳交替之时,若不能入睡,直接损伤阳气,长此以往,阳气亏虚,各种疾病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