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公见到孩子掉眼泪,经常问都不问就训:“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渐渐我们发现孩子莫名其妙变得不爱表达、小心翼翼、甚至脾气越来越坏之后,才感到不对劲,于是四处请教育儿专家、心理医师...原来,在孩子还没有学会控制情绪的时候,哭只是一种反射性的情绪反应。但是在童年常常受到“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种训斥时,让孩子分不清楚大人的训斥到底说不该产生悲伤的感情还是不该做出哭的这个行为,于是孩子经常把事情、感情、心情一股脑都压抑在了心里,久而久之就有了常常闷不作声、时不时坏脾气。我们尝试着用专家们教的方法和孩子谈话,引导他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觉得感动了还是悲伤了、渐渐重新打开了孩子的心门。其实,孩子原本还没啥,只是大人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语言,让还不懂得处理“内心戏”的小孩误解了。提早发现,提早开解,别留后遗症。
以前有句俗话说“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全都是别人的好了。好像所有的家长都觉得自己家孩子差别人一头,什么都比。我们原来也一样,学习成绩跟人比、课外活动跟人比、在人前听话乖巧还要比...动不动就会随口念叨出一句:“你怎么总比不上人家”。直到有一天孩子说:“爸爸妈妈要是你们觉得小强更好,要不就认小强当儿子吧,你们还能少生点气”。看着孩子那一脸天真,我们才知道不知不觉里把孩子当了自己的面子,更渐渐发现孩子因此越来越不敢表现不敢发挥。幸好及时发现和调整,早早避开了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