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在医院输液时,总会遇到这种情况:护士会提醒快输完时要提前告之。病友们也会互相提示别让输液管中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那么,输液时如果不小心,真的会让空气进入人体内吗?
空气没那么容易进入人体
大连市友谊医院妇科护士长、静疗组组长刘领君说,其实,人本身的静脉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输液后空气进入体内。通常情况下,静脉输液的体位都采取坐位或平卧位。这种体位,人体的静脉始终是保持充盈状态,也就是说,血管内总是维持着一定静脉压。当液体输完,输液管道内压力低于血管内压力,因此,即便是输液袋滴空了,也没有足够压力把空气“压”进去。而且,目前输液使用的大多是精密输液器,对空气有自排功能。如果液体输完,输液管中的液体下降到一定高度便不会再下降,即使两瓶液体间有小段气泡,也可以通过滤网自行排出。
那么,为什么输液时护士总会交代快滴完时要提前告之呢?刘领君说,因为如果滴空时间长,输液管上段中空的滴壶装置内液体也滴完时,为了避免输入空气护士就需要排气才能继续输入下一袋液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输液管道内压力低于血管内压力时,血液会流出输液管道内,就是我们常说的“回血”,时间长了血液凝固会堵塞针头。
输液管里的小气泡有伤害吗
输液管中小量的几个气泡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为小量气泡经过各级静脉后,经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被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或弥散至肺泡,最后会随呼吸排出体外,不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输液时,即使输进去了几粒气泡也无需惊慌失措。当然,输液时发现输液管上有气泡时,可以让护士帮忙处理。
只有当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静脉时,才会引发致命危险。当空气进入静脉后,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会与血液相混,导致血液成泡沫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果进入肺动脉,可阻梗其分支,阻碍通气换气。如果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发生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护士提醒,在输液快滴完时,要提前通知护士,预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忙碌的护士能及时来处理。当然如果滴空了,也不必过于紧张,护士可以把管内空气排走再重新接上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