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活泼健康还好,但如果孩子三天两头生病,那当妈就成了一场修行,其中的酸楚和辛苦只有当事者才清楚。
小艾跟老公相恋三年后结婚,虽然嫁得不是什么有钱人,但夫妻和睦,公婆也相对好处,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三年后,小艾生下了儿子涛涛,除了生孩子时发生过短暂的宫内窒息外,一切还算顺利。涛涛长得虎头虎脑,深受全家人的喜爱。
半年后,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小艾上了班,儿子则交给公婆带。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生产时宫内短暂缺氧的影响,涛涛的一切活动都比同龄的孩子要慢,到了一岁才会匍匐着爬行,一岁半时还不会走路。

小艾有些着急了,公婆安慰她说,有的孩子走路就是比别的孩子晚,让她不要太担心。
一岁八个月时,涛涛终于可以松开手自己走路了,这让小艾松了口气。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涛涛虽然会走路了,但到二岁多时除了会叫爸爸妈妈等重复的词语外,别的话都不会说,而且吐字不清晰,发音很拗口及口水直流,动作也比别的孩子慢半拍。
小艾和老公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们,说涛涛发育迟缓,语言和动作的发育比别的孩子都要慢半年,这令小艾和老公很意外。
得知发育迟缓除了康复治疗外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小艾很痛苦,也很内疚,认为是自己的疏忽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由于涛涛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正常,大动作、精细动作、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弱于同龄孩子,所以小艾重点训练涛涛的这些弱项。
开始时,涛涛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进展,小艾有些沮丧,但并没有放弃。她到处寻找各种方法提高涛涛的各项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七个月后,涛涛的这几个弱项开始有所好转,尤其是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力明显好转,这让小艾增强了信心和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