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宝宝到底应该怎么「冻」?
时间:2017-10-25 04:50:30 作者: 阅读:0
——妈,
宝宝不用穿那么厚...
——小孩子最容易感冒了,小区里的娃都穿好几件了!

每年到了这季节,宝宝穿多少的问题都容易引发家庭战争。
很多妈妈会困惑——“春捂秋冻”有没有道理?究竟要不要“冻”?要怎么“冻”呢?
秋冻,并非冻着宝宝
很多人将秋冻理解为“遇冷不穿衣”,那就大错特错啦!
秋冻的真正含义是指,秋天不要过早、过厚地给宝宝添加衣服,而要适当添加衣裤。
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体表汗腺功能不成熟。

如果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容易诱发「捂热综合征」,表现为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重者会甚至引发休克、死亡。
如何正确的秋冻?
1、冻,要分时间段
秋季分为初秋、仲秋、深秋,在不同的阶段,“冻”的程度不同。

初秋冷热交替,温差不大,“冻一冻”无妨,无须加衣。
仲秋暑去寒来,可以有意识的“冻一冻”,但要随时注意增减衣物。
深秋气温下降,常有强冷空气侵袭,这时不能再一味的强求“秋冻”,否则会适得其反。
2.宝宝颈部温热刚刚好
老人总因宝宝的手摸着冷,而给宝宝添衣服。
幼儿的心脏搏动力量较成人弱,心脏搏动送达手脚末梢血液有限,所以,其实宝宝手脚冰凉,并不是真的冷。
判断宝宝穿得够不够,摸一摸宝宝的颈背部。
脖子摸着温热、小手温凉,说明穿得正好。
如果脖子或后背出汗,说明穿多了。
3. 宝宝具体穿多少?
1个月的宝宝:室内比大人多穿一件;
2-3个月的宝宝:室内和大人穿一样多,室外多穿一件;
更大一些的宝宝:室内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注意腹部保暖。
注意:这里的“大人”指的是青壮年,非老年人哦!
4. 善用穿搭小配件

头部是宝宝的主要散热部位,寒冷的天气出门,最好给宝宝戴上一顶帽子,以防感冒。
备上一条温暖又好看的小围巾,以免宝宝的颈部受凉,还可以让宝宝整体造型更时尚。
套上一个小马甲,做好腹部的保暖,还不影响手臂的活动哦!
秋冻也是一门学问,冻要合适地冻,添衣也要适当地添,妈咪们都学会了吗?